香 港 旅 行 團 隊 名 稱 | 團 隊 簡 介 【註:簡介內文摘自該團隊網頁】 | ||
|
提倡郊野康樂活動,保護自然環境,宣傳如何認識及正確使用郊野資源及其設施;推動各類形式之旅行活動,以及闡揚有關之學術及活動技巧;與本港及外地宗旨類同之組織作學術研討及技術交流;為社會各界人士提供諮詢性、資料性、學術性及技術性之協助和服務。 | ||
|
會 名 中國香港旅行遠足聯會(簡稱旅聯)成立於一九八二年三月二十三日。同年十一月十二日獲政府批准為不牟利註冊團體,當時以「香港旅行界聯會」,英文「Federation of Hong Kong Hiking & outdoor activities groups」命名,及後為配合中英文譯名較為貼切及與接踵而來的活動方針,於一九九四年五月二十四日易名為「香港旅行遠足聯會」,英文續用「Federation of Hong Kong Hiking & outdoor activities groups」。為配合應時所需及更有效運作,於一九九九年四月一日再易名「中國香港旅行遠足聯會﹝簡稱旅聯﹞,而英文則改稱「Hong Kong Hiking Association, China.」簡稱HKHA﹞。
宗 旨
|
||
![]() |
認識、瞭解及愛護香港大自然;協助推廣有益身心的郊野公園活動;提倡家庭式遠足/郊野活動;推廣安全行山活動;及組織大型公眾行山活動。 | ||
|
目 標 工 作 : 推廣旅行、服務社會、保護環境、認識文物、熱愛郊野
|
||
![]() |
前 言 一棵孤立弱小的幼苗,在身旁熱心人士的關懷和支持下,慢慢地健康成長。它將青如松柏,穩如泰山,在大自然中不屈不撓,頂風傲雪,盡展所長。
簡 介 |
||
|
香港華嶽旅行會 設立『會員考勤計劃』旨在鼓勵行友積極參與本港旅行活動。 | ||
|
健行之友
---- 當年由一群熱愛越野運動的年青人,通過比賽而認識,經過多少次較量、切磋、互勉,繼而結聚而成的一個香港地區性組織。
回溯一九八五年十二月,澳門馬拉松當日,在比賽中結識的彭港祥、何潤洲、麥權發、譚炎進和郭世剛五人在賽後商討,希望能組織一個以推廣長途越野賽為目標的團體,自此便播下了健行之友的種籽;其後經過他們將自己認識而又有相同志趣的朋友聚集在一起,於是健行之友便在一九八六年初正式成立。八九年與其他旅行隊伍共組「香港郊野活動聯會」,共同推廣本港旅行活動。 健行之友成立初期,部分會員成績已有長足進步,這當然與不懈操練和累積一定程度的經驗有關,而肩負補給責任之會員亦功不可沒。 除了比賽之外,以一般旅行隊形式的行山亦是健行之友活動一部分,初期路線只屬一些普通山線,及後推出「麥徑訓練計劃」,形式轉向長程急走,將馬拉松越野的操練融入山行活動之中,近年雖因形勢改變而將之易名為「毅行計劃」,但推動馬拉松越野賽之宗旨亦未稍有動搖。 時光荏苒,物換星移,雖然部分創立健行之友的基本會員相繼離開,但不時亦有新人加入,使會務得以繼續推行,更將推動馬拉松越野賽的目標達至薪火相傳之效果。
|
||
|
週二旅行隊 成立於1974年。旨在倡導遠足郊遊活動,發揚行友在旅途中互助精神;及以非牟利為目的。每次活動費用由所有參加者平均分擔。 | ||
|
|||
|
行社簡介:
聞說在開校初期開平已有行社,但後來負責組織行社的杜耀君老師離開了開平,無人接任,行社便進入休眠期了,但有不少老師在閒時都以遠足為樂。
十年前,我們發覺同學的旅行趨於單一的模式,於是,我們決定重組行社。我們期望同學在遠足時多點用心去看,用心去聽,親親我們的大自然,培養我們對大自然的一份愛心。另一面,我們也期望同學在遠足時能多吸清新的空氣,流一點汗,舒展身心。還有我們期望與同學一起遠足時邊走邊笑,增加我們對同學的了解,也促進同學間的友誼,就是這樣,在一九九零年九月,我們就組織了行社。 |
||
|
愉峰之友 為一非牟利之業餘遠足旅行隊,由數位熱愛行山運動的人仕創辦於1995年9月3日,目的推廣有益身心的行山活動,讓不同年齡,不同階層的都市人可以在假期中暫時遠離繁囂的都市,回到大自然的懷裡。從中可結交真摰的友誼,發揮互助精神,建立愛護山川草木,保持環境幽美的良好品格。 | ||
|
主旨: 重安全,守紀律,愛護郊野公園,藉此達至身心康泰。
活動性質: |
||
|
總 領 隊 的 話 旅行隊伍的成立及維持,殊非易事,內裹的領隊,服務行友,皆是義務性質,他們出錢出力,無私、無怨地服務大眾,間接幫助參加者有良好健康體魄,點滴的貢獻,實不容忘懷。 金青會創辦人趙潤濤先生,可算是我投身遠足的啟蒙老師,堅信長途越野是發展體能,並開拓心胸之最佳運動;堅信耐能是活力之泉能,時刻保持活躍。經常接觸大自然,使生活得更有意義。山教我謙恭、海教我包容,山和海教育了我,使我懂得更多,於七五年立「晨曦旅行隊」及獨木舟會。昱年再創辦「晨暉旅行隊」,專責各項郊野旅行活動,以中短程路線為主。整隊皆有服務行友在前、中、後照應,遇上有分枝路口,領隊會擺放紙牌或路標指示方向,押尾的領隊是會收回,避免留下當垃圾。 創隊至今廿多年了,無論寒暑,不分晝夜,風雨不改地往遊各大小山頭野嶺、深山幽谷、溪澗源流、荒島探奇。旅途中有歡樂、悲傷和憤怨,亦看盡人情冷暖、人間百態、離離合合,尤幸歡笑多於悲哀。當年所走過的路線,攀過的溪澗,綑過邊的島嶼或海岸,都不斷在變遷、消失。 包括有赤臘角(興建機場);大嶼山東北海岸(興建高速公路,連接青嶼幹線);大、小磨刀、滘西洲(興建哥爾夫球場);將軍澳的大、小赤沙、田下灣被填平,將佛頭洲連接起來,對行山者而言,旅行景點逐漸減少。相對一些新景點出現,例如昂平大佛、青馬大橋、會展新翼、九龍城寨公園與及山頂凌霄閣等。 但經驗和知識就不斷積聚下來,令信心倍增,與大自然定下不解緣。 晨暉旅行隊總領隊鄺兆祥 2000年1月 |
||
|
|||
|
|||
|
簡 介 : 雲蹤步影 創於一九九九年二月三日,是由一群熱愛遠足旅行人士組成。宗旨是與大自然結伴同行,籍此認識郊野及海洋生態和培育環保意息。 活 動 形 式 : |
||
|
獵 影 歷 史 : 隊伍以輕鬆步程、遊獵心態、實地探遊郊野或市郊邊緣的自然景觀及與新聞性有關的旅行景點,各區風物誌介紹的歷史建築及名勝古蹟、祭祀與風俗等皆為活動的焦點。 為鼓勵參加者善用旅行資料,於行程前後多做些有關資料的蒐集和整理,加深對四周景物與路線的認識,將來在講座或展覽大有用途。小組善用餘閒,互相交流有關本港及內地資訊如交通、地方改變、新增設旅遊景點、歷史古蹟、書刊地圖、展覽講座等、以達求知、求樂、集思廣益為目的。 |
||
|
松柏隊
的取名是希望各行友隨隊成長而取得松柏般的健壯及堅毅精神。 而松柏的隊旗設計原來是大有學問的。隊旗背景的黃色代表黃土地,而綠色代表松柏樹。圓框的"健"字及線代表取得如鑽石般的健康。 |
||
|
周六行
同您玩盡一個下午 ! 全程大概五小時,但玩全都係精華濃縮路,所以節目段段精彩,令您樂個不停 ! 半日行一日路線,所以冇乜小休,更加冇大休。 如星期六趕不及參加周六行,也可以參加周日的 峻嶺行,時間較長,行程更精彩 |
||
|
宗 旨 : 旅行則聚、事畢則散
山 海 簡 介 :
1968年,山海最早提倡全面遊東北,以車船聯運,拓展區域旅行,複式旅行。 80年代,山海與政府康樂體育事務處聯合主辦「康樂遠足」。其後又踏出境外旅行,例如1984年十一月廿四日暢遊七娘山。1985年二月十日登遊大燕頂。 隊 徽 涵 義 : |
||
|
|||
|
志遊人 始創於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活動形式有:登山遠足、溯澗闖林、尋幽探祕、綑邊泳渡、攀崖穿洞、海島獵遊、夜行露營、訪古遊鄉、見證建設......總之嘗試用盡任何方法,走遍香港每一個角落! | ||
|
領 隊 的 話 : 港旅之友成立自1997年1月1日,到現在已接近四年半了。籍此機會向各行友致謝及分享一下,回想成立初期,參加人數會視乎天氣而定,秋涼及天氣佳,人數眾多,天氣熱或下雨時,只得小貓三兩隻,但之後這三年情況不同,曾經有數次出隊遇到傾盆大雨或三十度高溫,仍有接近廿人參加,這實在是可喜現象,本隊成立目的,並非要訓練行友的行山技術,而是希望行友能透過行山,能強身健體之餘,有機會遇到惡劣天氣,或突發事件時,能勇於面對困境,從而能應用於日常生活中。 |
||
|
天馬之友 原為天馬苑的的一班街坊所成立的。 | ||
|
|||
|
南山遠足隊 以山中漫步為主,有分快慢小隊,以適合各人速度。除了逢週一行山團,亦有到國內遊覽。 | ||
|
千禧遠足隊 以休遊漫步,對開始學行山和接觸大自然的朋友乃明智之選。 | ||
|
自 然 之 友 歷 史
自然之友原屬四,五十年代之一康樂活動組織,當時會一同行山,在山中玩玩集體遊戲,及做飯一起吃; 但不久組織停辦。
一年多前揚先生辦旅行隊,正為隊伍名稱徟倀之際,突想起自然之友,便與有關人仕洽用此名,興幸一舉成功。
|
||
|
We are a group of friends who enjoy exploring Hong Kong's countryside on Sundays. We are not an organisation (in fact, we pride ourselves at having no organising at all!), so there's no membership scheme nor joining fee. Those interested in joining us on our walks need simply to show up at the meeting point on the day of the walk. Itinerary for the week's walk is usually posted onto the website by Friday the latest.
|